新闻动态

行业专业权威分析报告!

2021-12-21

近日,高速数模转换器和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专利导航分析成果在苏州纳米城发布。这是继MEMS、氮化镓、纳米微球等10个细分领域后,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新一轮专利导航分析成果。专利导航是在宏观决策、产业规划、企业经营和创新活动中,以专利数据为核心深度融合各类数据资源,全景式分析区域发展定位、产业竞争格局、企业经营决策和技术创新方向,服务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决策精准度和科学性的新型专利信息应用模式。

高速数模转换器在5G通信、无线通信、光通信、高速数据采集、仪器仪表以及特种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并起着关键作用,目前相关设计技术主要掌握在在欧美国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国内高速数模转换器水平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需求。


车载激光雷达广泛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领域,被誉为广义机器人的“眼睛”。激光雷达是L3+级智能驾驶必备的传感器,其可在成本平衡的前提下与其他传感器进行互补,以此降低系统运算复杂度,提升定位精度、检测精度以及检测距离。


项目开展过程中,邀请了中科芯(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等行业技术性企业和科研院的资深技术专家和产业专家,分别从技术角度和产业角度提供了专业指导,保障了专利导航分析成果的专业度。中科芯表示“专利导航报告从热点技术、区域创新主体、产业发展路径等多维度深入分析了高速数模转换器在近年来的创新方向和研发趋势,为我们及引进孵化公司苏州迅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提供了创新思路,也为中科芯平台引进相关企业提供了参考。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专利导航服务,情报完整度高,更新及时,对我们在技术查新和侵权分析上具有指导作用,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工作;另一方面可进行技术借鉴;另外可降低侵权风险,指导规避设计。”


中科芯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下属的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下属的北京中科微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注资成立的高端芯片领域平台公司。聚焦高端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测试和微系统开发等领域,重点建设面向5G通讯、下一代陆地光通讯、卫星光通信、海洋光通信、智能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的高端核心芯片、电路、模块和微系统,同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推动区域产业转型与升级。


《高速数模转换器专利导航报告》指出,美国、中国(含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和德国是高速数模转换器领域的主要专利原创地区,该领域技术掌握在以亚德诺半导体、德州仪器等为首的外国企业手中,而中国创新主体进入全球前十位的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一家。在中国相关专利总量中有超过40%的是外国在华专利布局,但2010年之后,中国本土创新主体的年申请量开始超越外国在华申请,增幅相对较大,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创新主体在该领域的创新量或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技术方向方面,初级的热点技术方向包括结构技术和校准技术。其中,结构技术中以开关电路、时钟电路、整体结构及连接等细分技术为主要技术研究方向,尤其以开关电路为最,开关电路是技术强国及龙头企业在结构技术细分中的布局热点方向,在高速数模转换器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校准技术中以动态误差校准为主要技术研究方向。


《车载激光雷达专利导航报告》指出,在产业链结构中,激光雷达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激光器和探测器、FPGA芯片、模拟芯片供应商,以及光学部件生产和加工商。激光雷达下游产业主要为激光雷达的各应用场景,如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和车联网等。在专利布局方面,车载激光雷达因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尚未完全车规化,各技术路线并行,因此在产业专利转移上,各国多以本国申请为主,占比均处于50%及以上。但美国专利对外输出最为强势,在中国布局专利占比达1.85%。其主要原因在于相应的申请主体为通用汽车-C和福特汽车-C等,具备全球车企一流供应商的资质,在各国有相应的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及控制关系主体。


作为国家专利导航纳米产业技术发展实验区的具体承建单位,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根据纳米产业的发展状况,联合纳米城内外相关企业和专家对MEMS、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氮化镓等多个细分领域开展专利导航和预警分析,有效利用专利工具助力企业研判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科学知识产权布局,助推企业赢得市场战略主动。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苏州工作站提供专利信息检索分析、专利及科技文献翻译、专利稳定性分析、专利侵权与抗辩分析、技术秘密咨询、专利申请评估等服务的本地化对接。


专利导航与运营相关需求

联系方式:0512-6999 3069/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