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风采

纳城星企| 慧闻科技推出电子鼻气味识别检测系统

2021-03-17

人眼可以区分数百万种颜色

人耳可以听出 50 万种音调

而与人类的嗅觉能力相比

这都有些逊色

早在 2014 年,科学家发现

人鼻可以区分 1 万亿种气味

对于视觉系统,科学家开发出了机器视觉

对于听觉系统,科学家研发了语音识别

那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

制造一套人工嗅觉系统呢


近日,慧闻科技研发团队基于自身二十多年在纳米气敏材料开发、低功耗气体传感器阵列研发和模式识别算法研究方面的积累,开发了一款电子鼻气味识别检测系统。


多通道气体传感器阵列气体/气味检测识别系统(电子鼻),有32个具有不同敏感特性的气体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阵列,结合特殊的模式识别技术,最终实现气体或气味检测识别以及定量计算等功能。


技术原理

阵列中的每个气体传感器对被测气体或气味有不同的灵敏度,对不同气体的响应图谱不同,气体或气味与传感器阵列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过预处理电路(信号调理、基线校准等预处理),获取该样品对应的综合图谱,再从中提取合适的特征输入到特定的模式识别算法,完成对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主要应用

人体新陈代谢物所带有的特征标记气体的检测及识别、口气监测和疾病早期筛查、冰箱果蔬新鲜度监测分析、智能食品品质控制、酒类的区分识别、军事领域的气体识别分析。


操作说明

1、开机预热

将产品进行供电,按开关键开机,状态LED灯亮。正式使用产品前需先将产品在洁净空气中工作预热一段时间,具体预热的时间由断电时间决定,如下表:

图片3


2、PC机软件

包括串口通信、数据显示和数据保存,打开配套PC机测试软件,选择设备对应的COM口,选择电子鼻型号,设置数据文档保存路径,命名测试文档,被测样品类别号,详情见《电子鼻平台程序操作手册》,如有自开发的上位机软件请自行设置。


3、数据采集

1)基线:产品在通入目标气体测试之前,需预热足够时间。产品放入测试气箱内,进气阀口进入对应内径的聚四氟乙烯软管或其他管路,在洁净空气内走基线至平稳。


2)通气测试:气箱测试情况下,设备置于气箱内,当基线平稳,关闭气箱通入待测目标气体,观察产品气敏响应显示曲线,曲线饱和后,开箱气体脱附;在大气环境测试气味样本情况下,设备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当基线平稳,将设备进气口端管路接入气味样本存储瓶中,观察产品气敏响应显示曲线,曲线饱和后,取出进气口管路于空气中脱附。


3)冲洗:产品测试气体后建议用空气冲洗,确认产品内气体排干净,至少稳定十分钟后再进行下一轮测试。


4、数据存储

利用我司PC机软件测试的数据保存后为后缀.csv格式文件,运行软件前命名文件名称,测试后文档名称不允许更改。



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慧闻科技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长期专注于先进智能气体传感器研发、生产并提供人工嗅觉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开发出针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如甲醛、酒精、氨气、一氧化碳、丙酮、氮氧化物、硫化氢、甲烷、TVOC等)的传感器芯片及相应的检测模块。公司总部位于苏州,已建成年产千万级的MEMS气体传感器芯片生产线。


公司开发的多通道气体传感阵列芯片及其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智能化、可集成等诸多优点,通过集成于智能穿戴设备中,可对人周围环境气体进行随时随地识别和定量检测。目前,公司已经申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近六十项,三十多项已获得授权。


公司接下来在不断拓展检测气体种类的同时,还将在精准识别、精确检测上不断完善,让微型模块化的“电子鼻”系统能够集成到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设备中,同时公司也积极拓展在人工嗅觉领域的应用,承担国家科技部2030重大科技专项“人工智能芯片”项目。



本文来源:慧闻科技